王天恩、计迎春两位教授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文章

创建时间 2018/08/31  杨潇   浏览次数:   返回

我校社科学部王天恩教授的论文《重新理解"发展"的信息文明"钥匙"》在《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上发表。
文章指出:信息文明的探索,将为当代发展的重新理解提供一把新的钥匙。作为基于物能文明的更高层次文明,信息文明是人类文明在信息维度的开展,涉及发展从物能到信息、资源从分享到共享、人和资源的关系从拥有到使用、人本身及其活动从物能化到信息化等方面。人类文明的信息开展,呈现了人的存在方式、信息生态和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信息文明展开。信息文明凸显了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这一深层意蕴、人的发展从外在条件到内在需要的内在机制、社会发展从量的增加到质的进步的基本方式。由此,当代发展正呈现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双向循环,其中人的发展越来越居于优先地位,发展动力的更新与人的需要的发展之间越来越直接关联,社会进步的整体水平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关键。中国在引领信息文明发展的崛起过程中,既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又面临创造力解放的关键任务。
随后,我校社会学院计迎春教授的论文《社会性别和发展视角下的中国低生育率》在《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上发表。
文章指出,为了更为客观、准确地理解全面两孩政策的接受度、影响和实际效果以及中国生育率的长期走向,有必要从中国社会的制度和文化情境出发,综合社会性别和发展的视角来理解我国低生育态势背后的复杂社会机制。借鉴国际理论和经验教训,从社会性别和发展的视角审视中国的低生育率现象,可以发现,女性的工作—家庭冲突是关键;设计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的公共政策,推动政府、社会、企业界和男女两性的多元主体参与是缓解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社会机制;提倡马克思主义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形态,摈弃传统儒家父权思想和家族主义思想,是缓解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意识形态基础。鉴于女性的物质生产者和社会再生产者的双重身份,促进公私领域性别平等的同步发展,缓解女性的工作—家庭冲突,将会对维持一定的生育率和经济发展都有积极贡献。

上一条:中华文明的自信力与传播力——国际儒学论坛在温哥华举行
下一条: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申报交流会顺利召开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