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喜获2项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

创建时间 2020/07/22  杨潇   浏览次数:   返回

近日,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全国共计28项课题获得立项,其中上海市4项。

在此次立项中,我校取得重大突破,喜获2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具体立项信息如下:

批准号

课题名称

所在部门

首席专家

20ZD15

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

上海美术学院

李超

20ZD28

中国近代以来艺术中的审美理论话语研究

文学院

刘旭光


重大项目之一: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

首席专家:李超 教授

【首席专家介绍】:李超,2004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美术学学科带头人,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2009 年获得首届“中国美术奖·美术理论评论奖”。2018 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近现代绘画作品海外收藏研究”。2020年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首席专家。主要学术成果有《上海油画史》、《中国早期油画史》、《中国现代油画史》、《中国近代外籍移民美术史》、《架上的缪斯》、《中国油画研究系列》、《中国近现代美术期刊集成》、《中国近现代美术文献十讲》、《上海的客厅》等。

【重大项目简介】: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立项批准号20ZD15),责任单位为上海大学,首席专家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李超教授。

重大课题“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的规划与实施是基于近代以来东西文化之间互相碰撞、交融、借鉴与对话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化发展主线;以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中期为主要时间跨度,以中国与欧洲、中国与亚洲、中国与美国为主要交流空间范围,以历史之物与艺术之物复合的理念关注其中所积淀的重要文献,完整地呈现相关文献的知识性(具有一定美术学知识内涵的内容)、记录性(以文字、符号、图像等指文献的记录手段和方式)、物质性(通过图书、期刊、画册、图录、教材等构成特定的物质形态),通过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中专业教学、国际展览、学术研究、艺术创作、艺术收藏等国际交流典型形态,相应形成五个子课题研究方向及内涵。

在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本课题重点着力于:(1)以系统的国际交流文献系统研究,夯实相关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基础研究,完善中国近现代美术中基础研究、跨学科研究和国际前沿研究的学术体系;(2)调整“西方冲击--东方回应”模式研究范式,形成东西方互渐影响、资源共生的问题导向,研究中注重国际交流的双向性与互补性文化融合问题,提升中国近现代美术在国际语境中的主动作用影响;(3)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角度,通过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的系统整理与专题研究,全方位分析中外文化交流对话过程中中国美术本体建构问题,并站在文化战略的高度,致力于将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美育和文化建设。由此形成本课题的三大特色:一、工具指南——为学术界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完整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的文献书目指南。系统地整理与编辑《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目录》,为广大读者、研究者和学术机构提供全面的研究指南。同时制作开放的电子数据库以方便使用;二、稀缺补白——经历历史中的炮火与动荡,相关文献存世情况堪忧,相关幸存的名家珍稀文献亟待发现和整理。包括:海外相关文化机构收藏的珍贵稀缺外文版文献、本土散佚的相关珍稀文献、相关美术史研究“补白”部分的珍贵文献。通过“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专题系列研究,整合学术资源,形成学术成果;三、前沿合作——促进与相关国内图书馆、档案馆、文史馆在近现代艺术文献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合作学术研究;立足上海,促进与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家艺术教育研究机构,在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及相关历史文脉专史的合作研究;促进与国际相关美术馆、艺术院校在国际近现代美术文献收藏与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学术合作研究。通过本课题的工作,建立有效的国际化合作机制,逐渐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近现代美术研究的学术高地。

“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重大课题的总体问题,就是要解答中国近现代美术如何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寻找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美术本体建构如何进一步完善,并形成完整的话语体系。因此本课题研究就是围绕此总体问题提供工具、路径和资源。一、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的研究,在于寻找文化历史中的资源,以建构应有的话语体系。系统性文献研究,是建立话语体系的基础支撑和重要元素;二、由于历史原因所致艺术资源碎片化,造成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中的“失忆”问题。本课题进行的相关文献系统研究,形成连接中国与世界美术界的一个重要桥梁,促进国际优质艺术资源双向推进、引领话语权的学术平台建设;三、通过数据库建设和馆藏建设,将相关文献作为重要的资源信息加以整合,以此树立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资源的形象,更好推进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去”,以国际资源说好“中国故事”。

本课题以中国近现代美术本体建构为核心主题,运用美术学、艺术学理论、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相关文献书目进行系统梳理。藉此对相关艺术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深入研究这些文献的数量、规模和特点,进行系统的文献数据整理和资源运用专题研究;同时为学术界研究和社会美育工作,通过相关“苏醒”计划、“回家”计划、“再生”计划的实施,做好知识服务,促进国际近现代美术资源保护与转化。由此呈现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学术团队,围绕“经典传承、文化创新、社会服务”学院发展的核心思考:一、加强文献基础工作,促进中国美术国际话语体系建构的知识服务。二、通过数据库与馆藏体系建设,实现对于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系统保护与有效转化。三、国际近现代优质艺术资源需要“双向推进”,用国际资源说好中国美术故事。


重大项目之二:中国近代以来艺术中的审美理论话语研究

1C987

首席专家:刘旭光 教授

【首席专家介绍】:刘旭光,男,1974年生,甘肃武山人。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在兰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在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研究所获哲学硕士学位,主攻西方思想史;2003年在复旦大学获文艺学博士学位。自 2003年起,在上海师范大学任教,2009年晋升教授。2011年获得上海市“曙光学者”称号。2018年调至上海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旭光主要从事中西方美学史、美学理论与中西方艺术理论的研究,现为上海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马工程《西方美学史》专家组成员。主持国家哲社重点项目《审美的历史演进与当下形态》、国家哲社青年项目《当代美学中的艺术真理性问题研究》,教育部项目《欧洲近代艺术精神的起源》,上海哲社项目《西方存在论的演进与美学之关系研究》等项目,出版《海德格尔与美学》、《近代欧洲艺术精神的起源》、《存在之链上的美学——形而上美学的历史与命运》等四本专著,发表CSSCI级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7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审美的复魅》一文获得2016年上海哲社二等奖,《经验艺术作品的过程和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一文获得上海社联2019年年度十大论文称号;《化理论为践行:美学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获2017年上海教学成果二等奖。

【重大项目简介】: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近代以来艺术中的审美理论话语研究”(立项批准号20ZD28),责任单位为上海大学,首席专家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刘旭光教授。

“艺术的审美理论话语”,是指在对艺术进行审美时,借以对艺术活动进行鉴赏、评价、概括、反思与指引的理论观念与方法的总和,是具有概括性与一般性的理论体系,也是由具体的概念、范畴与命题所建构出来的言说艺术活动时的言说方式与言说工具的总和。艺术的审美理论话语有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艺术的审美理论话语,是指从审美角度来描述、反思与指引当代中国艺术实践的理论话语。

“中国艺术审美理论话语”是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进行“话语创新”的一个必要环节。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学术需要、也正在经历的一个重大转折,就是单纯从开放初期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社会科学学术理念、原理和体系的被动接受状态,转向基于中国传统、中国道路、中国经验而建构自身学术理论的主动创新阶段,也是把当代国际的社会科学人文价值理念、体系与方法不断进行中国化的阶段,更是从民族传统中,从中国自身的发展实践中,进行系统总结,建构自己的理论话语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国的艺术也需要理论话语的创新,需要理论话语的中国化,而在这个进程中,艺术的“审美理论话语”的创新和中国化,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因为我们的审美范式,美学观念、审美范畴、美学思想体系,都是从西方译介过来的,改换一套全新的理论话语是不可能的,因为近代以来,中国艺术传统完成了现代化,西方来的艺术也不断进行民族化,当下的中国艺术实践,已经是民族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状态了,但我们的理论话语,却离西方的审美主义理论话语更近,而离民族艺术传统稍远,在美学领域内尤其明显。能不能用富于中国特色的艺术话语模式,来表达中国人关于艺术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把中国古代艺术鉴赏的语话体系,融入到当下的艺术审美理论中来?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过去一百多年来,自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话语传入中国后,就或明或暗的存在,进行了一些或自觉或不自觉的理论创造实践,因此,对“中国艺术审美理论话语”的研究,并不是无中生有式的创造,而是在对过去一百多年的诸种成果的汇集与概括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与提炼,将这些成果并入到这个“艺术审美理论话语”的理论视域中来。

本课题是对当下已经成型的当代中国艺术审美理论话语体系,进行系统化、逻辑化的研究,课题要回答的总体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艺术审美话语在近二百年来的萌檗发展,现在所具有的知识体系、实践基础、理论特色是什么?资源有哪些?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

一、进行基础理论上的奠基,回答什么是“审美理论话语”。本课题的思路是,先回答什么是现代西方的艺术审美理论话语,通过对西方自18世纪中期以来的审美观和艺术观进行系统梳理与概括总结,提炼出西方人的“审美话语”是什么,进而研究中国近现代以来对西方艺术审美话语体系的选择性接受,理清楚“中国人所接受了的西方艺术审美话语”是什么。

二、系统梳理中国古人在进行艺术品鉴与评价时的话语、标准与尺度,观看方式、体验方式、美感等与艺术审美话语体系相关的部分,特别是近代以来的相关材料,进而进行概括总结,凝聚为中国古代艺术话语体系。

三、中国艺术审美理论话语的建设不是从当代才开始的,在19-20世纪初,一批中国文人、思想家既稔熟中国传统艺术的话语体系,又接触到了西方艺术与美学理论,当他们在日记、游记、观后感、通信、杂谈之中描述西方之艺术,比较中国艺术之时,他们既在用一种中国话语描述西方,也开始通过比较西方艺术,有意识的用具有现代审美观念的言词来描述中国传统艺术,这些材料将是研究现代审美理论话语如何中国化的极有价值的资料,这些资料虽然散乱,值得耙梳整理和深入阐释,进而描述中西艺术审美理论最初的交流与共鸣,从中为提炼今天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审美理论话语而进行资料上的与理论上的资源。

四、自20世纪初期到“十七年”结束,中国的艺术理论界和思想有意识的吸收和学习西方的审美理论话语,这是一个有选择性的、渐进的过程,和佛教传入中国一样,它也经历了一个译介、格义、判教、创宗、定祖的类似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详细梳理,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中国艺术审美理论话语,从20世纪初的康有为、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到20世纪初中期的鲁迅、滕固、朱光潜、宗白华、毛泽东等,再到17年时期的王朝闻、蔡仪、李泽厚。中国艺术审美理论话语的成长有其内在的逻辑与历史,这是需要梳理和反思的

五、在前四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论话语的民族化与当代化建设,借助与对晚清民国至17年期间已经创造出的艺术审美理论话语,进行创造性的理论建构。


上一条:我校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立31项
下一条:我校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获立14项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