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诗经学会主办、河北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诗经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月1日至4日在中国河北石家庄隆重召开,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及中国大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210位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邵炳军博士率在站博士后王志芳、在读博士生唐旭东、郝建杰、杨秀礼、刘挺颂、杨延、梁奇、在读硕士生谢德胜、黄刚、鹿苗苗等一行11人应邀参加了会议,充分彰显出上海大学为诗经研究领域江南重镇的学术地位。
邵教授担任会议第二组的主持人,并作了题为《< 诗·邶风>系年辑证——春秋诗歌系年辑证之三》的学术报告,介绍自己对《诗·邶风》十九首创作年代的研究成果,进而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自己新近结项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春秋文学系年辑证"的基本情况,并阐释了自己的治学理念暨"在经验实证基础上的理性思辨"的学术研究方法论原则,受到与会学者的高度赞扬。王志芳宣读的《< 诗经·邶风·北风>中"乌"意象考》、唐旭东宣读的《衰世之音怨而讽——春秋曹国地域文化与< 诗·曹风>的地域风格》、郝建杰宣读的《春秋时期晋国闹新房婚俗的地域文化内涵透析——以< 诗经·唐风·绸缪>为对象》、杨秀礼宣读的《< 桧风·隰有苌楚>诗旨桧妇怨婚说论》、刘挺颂宣读的《论< 四库全书总目>对唐宋< 诗>学之批评——兼谈唐、宋< 诗>学的承与变》、杨延宣读的《从以礼说诗看< 吕氏家塾读诗记>的宗毛倾向》、梁奇宣读的《论先民鸟崇拜的嬗变——从< 诗经·商颂·玄鸟>谈起》、谢德胜、鹿苗苗宣读的《< 诗·衡门>意象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诗·陈风>意象及其意象经营艺术研究之一》、黄刚提交的《黍、稷意象考论——< 诗·王风·黍离>意象经营艺术研究之一》,也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中国诗经学会为原国家民政部于1990年批准的国家级一级学会。本届年会的重要主题之一是选举新一届理事会,依照学会章程推举新一任会长、副会长,顺利完成学会新旧领导班子的平稳过渡。会议选举中国诗经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65人,常务理事15人,推举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长华教授为会长,推举原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赵逵夫教授、原山东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王洲明教授、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刘毓庆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俐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郭杰教授、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邵炳军教授等六人为副会长。邵炳军教授当选为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是学术界同行对以邵炳军教授为主导的研究团队十多年来在诗经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卓越贡献的充分肯定,标示着上海大学在海内外诗经研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
(梁奇)